公司新闻
人文讲坛第335期 美育与“成人” ——《学校美育的三个难点与三重关系》
作者:柯梦        编辑:十大赌博靠谱信誉的平台青年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20-04-21        来源:         点击:

2020年4月16日晚19:00—21:00,我司人文讲坛第335期《学校美育的三个难点与三重关系》在腾讯会议如期举行。新冠病毒疫情的特殊时期,同学们只能在家里学习、上课、读书。为了凝聚学习氛围,强化美育的发散性和自育性,我司为从本科到博士的同学开展学术讲座。这一次我司开启了特殊形式的“云讲座”,同时也开启了我司2020年新学期学术讲座的序幕。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国内知名的美育专家、首都师范大学十大赌博靠谱信誉的平台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德胜先生。



王德胜教授是国内知名的美学美育专家,他本次讲座的题目是《学校美育的三个难点与三重关系》。讲座伊始,王教授首先对美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美育是使一个人真正“成人”的过程,它包括了艺术教育,但比艺术教育要更加深厚、宏大,因为一切的艺术知识和能力都是为了“成人”、“成己”服务的。

接着,王老师针对“学校美育的三个难点”逐一进行阐述、讲解。

难点之一:学校美育做什么?王德胜教授认为,在大多数时候,美育不是“化有形于无形”地融入在践行“育人”功能的学校教育整体之中,而是被“独立”设置为一种面向员工群体的特殊知识活动,成为一种以艺术知识普及、艺术方法训练为主导的知识性存在。学校大多将艺术教育当成了美育。

难点之二:学校美育如何可能有效?王老师认为,学校美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指向人的生命发展需要的“成人”教育过程。它虽然离不开教育活动的各个相关“构件”(课程、教师、设施、活动等),但倘若这些“构件”不能具体有效地建立起一种整体性联系,那么其相互间的组合并不能必然形成为一个美育的“整体”,“成人”教育就很难实现了。

难点之三:学校美育如何超越“知识化”陷阱?学校美育能否从整体上确立“使人成其为人”这一本体维度,实际是同能否在实践层面超越“知识化”的美育陷阱关联在一起的。美育的最终目标不是知识,而是提升作为人的生命价值。



在明确了学校美育的三个难点后,王老师就“三重关系”进一步进行分析。

关系之一:美育体系建构的指向性与包容性的关系。现实人生是美育的实践场,美育的发展目标即指向“成为真正的人”。通过综合美育过程中的各种促进人格养成、提升个体发展能力的积极因素,在建构指向中具体实现各种人的发展因素间的相互联系与包容。

关系之二:美育对象主体的现实具体性与历史普遍性的关系。美育的对象主体是人,是现实生活中具有自我发展意识与实践自觉的人。而所谓对象主体的现实具体性与历史普遍性的关系,根本上就在于通过肯定人的具体存在及其发展处境,积极地肯定美育本身基于直接现实与普遍历史关系之上的实践统一。

关系之三:美育精神传导与美育教学组织的关系。将美育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唤起、激发员工“成人”意识的自觉协调统一,鼓励员工保持生命的持久性,并“投人之所好”,适应和满足员工的意识发展特点和接受心理。

讲座之后,王德胜教授针对同学们的疑问进行了解答。有同学问到:“如何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王老师认为,人生的各种活动都可以进行审美活动,如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王老师倡导他的员工们通过写日记来进行忙碌时期未曾有过的“生命自问”。还有同学问到:“在知识层面上,我们作为员工可以做哪些提高自身美育修养的功课?”王老师认为单纯的美育书籍是很少的,主要有席勒的《美育书简》、列夫·托尔斯泰的《论所谓的艺术》等,美育素养的提高可以从人文学科中得到浸染。

(嘉宾简介:王德胜,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十大赌博靠谱信誉的平台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图书评论学常务理事等。国家精品课程《美学》主持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美学》主持人。

主要研究美学理论、文艺美学、现当代中国美学史和当代审美文化,著有《朱光潜宗白华论》(合作)、《扩张与危机——当代审美文化理论及其批评话题》、《文化的嬉戏与承诺》、《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理论进程》(合作主编)、《美学散步》、《宗白华评传》、《美学的改变》、《视像与快感》、《当代处境中的美学问题》、《美学与文化论集》、《文艺美学如何可能》、《美学原理》(主编)等,并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十大赌博靠谱信誉的平台-十大赌博老品牌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