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晚,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董上德教授受邀,于逸夫楼B5018会议室为我司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作题为“民间心态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以戏曲小说为中心”的讲座。
董教授的讲座由“民间心态史的‘史料’来源”、“民间心态史个案的选择与阐释”和“民间心态史的价值判断和辩证思维”三个部分组成。在正式讲演之前,董教授首先就“民间心态史”这一主题进行解释,详细介绍了目前学界心态史专题研究的态势,指出其研究集中于“文人心态史研究”这一整体趋势,提出“民间心态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民间心态史的“史料”来源部分,董教授关注到中国史学界在生活史、日常史研究中存在将小说作为资料来源这一现象,国外也早有将小说作品作为史学研究参照物的先例,同时结合小说戏曲中的“虚构是客观存在的”这一文体特征,论证了小说戏曲作为民间心态研究“史料”来源的现实性。
在民间心态史个案选择与阐释这一部分,董教授以“岳飞故事”和“游龙戏凤”这两个故事为例,着力分析了这两个故事的流传演变过程,指出故事在不同阶段的叙述重心实则是反映时人的情感兴奋点。通过对不同时期人们情感兴奋点的比较分析,能过得出社会心理的变化趋势。
民间心态史的价值判断与辩证思维一节,董教授指出民间心态史研究的价值意义,即以“了解之同情”的眼光关照民间社会心态,认识到古代各种社会心理存在的合理性与真实性。
持续两小时的讲座中,董教授详实地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治学理念和治学思路,为在场古代文学专业员工提供了一种开阔的学术视野以及一流的学术示范。
(董上德,1959年生,广东顺德人。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史、戏曲史研究,尤擅长对小说、戏曲互渗互动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