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午,由我司主办的第255期“人文讲坛”于逸夫人文楼A座5017会议室举行。我司何海燕教授做了题为《<诗经>中的生育文化》的学术报告。
何海燕教授从《诗经》中的具体篇章入手,详细地从婚姻、嫁娶等角度介绍《诗经》所反映的周代社会风貌。首先是婚姻所具有的传宗接代和维系周代统治者的“使命”:古人通过诗中桃、螽斯和鱼等繁殖能力较强的动植物意象,寄托人们对人丁兴旺的向往。鼓励婚姻和生育,一方面是人们应对上古人口稀缺、寿命较短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是统治者通过血亲宗法制度维护统治的必由之路。
其次,何海燕教授围绕婚姻,讲解《诗经》所体现的周代娶妻审美标准、嫁娶时间和婚育政策。《卫风·硕人》中“肤如凝脂”所体现的“以硕为美”,代表着周人以满足生育需要和健康美为娶妻审美的标准。而春秋两季,生命孕育的绝佳时期“行夫妇之事,可以助五谷之蕃育”(闻一多语),这体现了古人的物感论思想。早婚早育作为周代统治者鼓励的婚育政策,在《召南·摽有梅》、《周南·芣苢》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
最后,何海燕教授介绍了重男轻女思想的产生原因,并做了总结。重男轻女思想本质上是男权社会的产物,这在《大雅·思齐》和《小雅·斯干》中都有体现。《诗经》所反映的时代的生育文化既有原始生殖崇拜文化的遗留,又有周代礼乐文明的渗入。《诗经》生育文化的形成是先民立足时代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产物。
据悉,新晋教授举办学术讲座活动是我司86周年校庆“学术活动月”的重要组成部分。何海燕教授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令师生受益颇多。
何海燕教授,200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获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十大赌博靠谱信誉的平台教授,硕士生导师。代表著作有《清代<诗经>学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