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人文讲坛第305期——欧美赋学研究概述
作者:武守卿 彭安湘        编辑:        发布时间:2019-05-27        来源:         点击:

  5月23日上午,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苏瑞隆先生应我司邀请,于逸夫人文楼B5018开展题为“欧美赋学研究历史概述”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我司何新文教授担任主持,刘川鄂经理、邹福清、彭安湘、柳燕老师及外国语学院刘桂兰、安鲜红老师和古代文学、文献学、现当代文学专业部分研究生到场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何新文教授隆重介绍了苏瑞隆教授,并对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听众热情的掌声中,教授正式开始了他的讲学。

教授指出赋学研究在西方已有160年的历史,但不论在欧洲或是美国,这仍是一块甚小的学术研究园地。最早开始研究辞赋的西方人是欧洲的学者,包括奥地利、德国、法国和英国的学者。他们早在十九世纪的中期便开始研究中国的辞赋,然而当时他们主要研究的工作都是从翻译着手,而非如现代成熟的学术研究。一开始欧洲学者最感兴趣的著作便是《楚辞》,一般认为这是屈原所创作的诗歌,后来才扩展到赋。

对于欧美赋学的研究,苏瑞隆教授将其分为了三个时,分别为翻译阶段;翻译与诠释阶段;翻译、诠释与研究阶段。在第一阶段,苏教授分别介绍了费之迈德里文侯爵、英庄延龄理亚格等学者对《离骚》等作品的翻译,并概括出早期翻译不成熟的特点第二阶段,苏教授主要介绍了卫理斯到赞克的译作,认为此期学者已经可以完整地传达出整句整篇的意蕴。第三阶段,苏瑞隆教授从卫德明教授介绍到了自己的博士导师美国著名汉学家康达维教授。认为此期学者对中国文学及文化已经有了较深的理解认识,能够熟练地运用中国传统的训诂学等方法解读赋作,并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文本进行解读。最后,苏教授还举隅了康达维教授研究邹阳《酒赋》的方法,认为康先生通过赋中的酒名、典故来推断该赋的创作年代,是坚实有据,令人信服的讲座中,苏教授运用其丰富的多语种优势,结合生动直观的图片、表情包解说内容,以互动的方式激发听众的兴趣,引发大家的思考,将讲座的气氛带入阵阵高潮。

互动环节中,在座师生从翻译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文学史的书写具体研究角度的切入及文学研究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同苏教授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苏教授引经据典,对各个问题都给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师生们都表示聆听了此次讲座受益匪浅。

新闻链接

苏瑞隆,男,1962年生于台北,文学博士。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东亚系访问助理教授,兼任湖南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以及台湾师范大学校刊校外委员。本科就读于台湾东海大学外文系学习英美文学。86年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攻读比较文学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后转攻中国古典文学,师事西方辞赋与汉魏六朝研究权威学者康达维教授,于94年获亚洲文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汉魏六朝文学以及中外辞赋学研究。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论译著多部。主要有:《鲍照诗文研究》、《二十一世纪汉魏六朝文学新视角—康达维教授花甲纪念论文集》、《全三国赋评注》、《汉代宫廷文学与文化之探微》及《中国赋论史》(合作)等。

 

                                                  撰稿: 武守卿 彭安湘

                                                  摄影:王婧、江亚楠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十大赌博靠谱信誉的平台-十大赌博老品牌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管理入口]